注册

知青忆修大堤:一次挑七八十斤泥 路都难走稳


来源:广州日报

00
葛优——葛优父亲是著名演员葛存壮。“文革”时在北京昌平农村劳动,1979年入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话剧团从事舞台剧表演。1985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盛夏和她的未婚夫》。
葛优——葛优父亲是著名演员葛存壮。“文革”时在北京昌平农村劳动,1979年入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话[详细]

往返路程遥远,一小时只能挑五六担。“一个人起码要挑七八十斤,走路都很难走稳,全身酸痛。”

核心提示:往返路程遥远,一小时只能挑五六担。“一个人起码要挑七八十斤,走路都很难走稳,全身酸痛。”

女知青们旧时合照。

本文摘自:《广州日报》2014年9月19日SH6版,作者:潘慕英,原题为:《时隔数十年重新聚首大塘知青忆青春岁月》

一场长达数十年的离别,相聚那一刻欢笑与泪水的交织,他们都难掩激动的心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群来自广州的高中毕业生来到三水大塘镇“上山下乡”生活多年,这里被他们称为“第二故乡”。

时隔数十年年,近日,36名昔日的知青一路飞驰重返大塘镇,顾不上长途的疲惫,这些多年不见的老友们都激动得眼含热泪,紧紧相拥,一起话当年,更难舍昔日和当地村民的感情。这场时隔数十年的重聚,令在场的人都动容。

忆苦:修北江大堤最难忘

“好久不见!”“哇,差点认不出你来。”今年59岁的徐广鸿激动地拥住昔日好友,两人坐在一起,一同追忆过往的岁月。

上周五,大塘镇六一村举行了一场特别的聚会,离开了当地30多年的六一知青们返乡省亲,探探昔日的好友以及当地的村民。

他们中最早的是1966年已经来到六一村,至今已有38年的时间,最晚的是1976年来到六一村上山下乡。

六一村的变化让他们感慨不已,但更多的是重温那些年的过往岁月。

徐广鸿是地道广州人,1968年,徐广鸿从广州市六十五中高中毕业,立马就过来六一村下乡。下乡两三年后,徐广鸿才返回广州,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尽管在六一村时间不长,但徐广鸿对这里却一直念念不忘。从今年年初开始,已经四处联系召集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方的昔日老友,牵头组织这一场相聚。

“当时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很艰苦,天还没亮就起来和当地农民一起插秧收割。”最令徐广鸿难忘的是去帮忙修筑北江大堤,当时全靠人工搬运,徐广鸿每天要从田里把泥土运到北江大堤,给当地的村民修筑北江大堤。往返路程遥远,一小时只能挑五六担。“一个人起码要挑七八十斤,走路都很难走稳,全身酸痛。”

回忆起那些年的艰苦,徐广鸿仍历历在目,“当时哪里有饱饭吃,每天干完活后分到一点饭吃。有一次肚子实在很饿,有个村民跟我打赌,如果我能游水库十个来回,他就将自己的那碗饭给我吃。我硬着头皮游了十个来回,刚吃完饭下去游,游完上来都已经饿了。”

而梅花村知青胡建国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和4个男知青住在牛棚里。那是一座围砖屋,只有26平方米左右,天花板上吊着一个电灯泡,地面用石灰和沙铺成,但是刚住进去那些灰沙就开始掉了。牛棚一下雨就漏水,得找来水桶、面盆接水。

[责任编辑:唐智诚]

标签:青春岁月 农村媳妇 上山下乡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