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假日办”应是一场休假扩权

唯有沿着这种休假扩权的思维,理顺落实带薪休假的各级监督机制,全面打通带薪休假的执行障碍,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告别“假日办”。

国务院已批准建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同时,撤销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其职能并入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这意味着公众熟悉的“全国假日办”也随之撤销。(相关新闻见今日本报A02版)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的实际休假的确也少得可怜。以英国为例,除双休日与法定的9天节假日外,英国人的带薪休假颇为可观,视工作年限不同,少者3个星期,多者长达1个多月,以此而言,告别“假日办”,不仅仅是撤销一个机构,更应成为一场休假扩权的开始。

至于如何寻求突破口,毫无疑问落实带薪休假是关键。因为单从法定节假日来看,中国并不少。中国休假缺就缺在带薪休假,根据相关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如果从“法定最低带薪休假”来看,不仅仅低于西方国家,甚至落后于多数国家。美世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最低带薪休假全球倒数第三。联系到现实,不少公司根本没有落实带薪休假,国民实际休假天数更难言乐观。因而,在后“假日办”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是如何全面落实国民带薪休假制。

现在距离《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落实国民带薪休假”还有五年多的时间,但从落实配套制度来看,情况仍不容乐观。从市场关系而言,职工与单位很难说真的平等。怎样休假,休多少假,大多由用人方决定。一些企业如果不履行带薪休假,职工也只能用脚投票。但在生活的压力下,能有几人为了多几天假期,实施一次说走就走的“辞职”?解决这一难题,不能仅仅靠个人的休假自觉,更应从制度上给予普通职工话语空间。也就是说,如何监督企业落实带薪休假,在制度层面接受员工投诉,应该成为休假工作方面的下一步安排。

实现带薪休假的一个认识阻碍在于放假带来的经济压力,学者汪丁丁曾称每年长假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其实,不论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对一个单位的建设而言,国民休假不能简单地换算成损失多少成本。从宏观经济层面而言,休假可以拉动消费,拉动旅游经济,推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样也能刺激经济建设。从企业发展而言,合理休假能使公民放松身心更好地投入日常工作,由此而来的工作激情与工作灵感甚至会超过平时。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休假天数明显多于我国的美国与英国,不仅仅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处于领先地位,企业发展同样令世界瞩目。

“假日办”的职能并入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应该说是考虑到合理休假的重要性。只是旧时“假日办”是以调休拼凑黄金周来保障国民休假从而拉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时过境迁,这种造成交通拥堵、景点负担过重的拼假模式已不再适用。如何在新形势下,避免这些问题,又保障休假福利,需要更高规格的联席制度以落实写在纸上的权利——带薪休假,为努力方向。唯有沿着这种休假扩权的思维,理顺落实带薪休假的各级监督机制,全面打通带薪休假的执行障碍,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告别“假日办”。

作者

杨兴东

杨兴东

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关键词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下一篇

“假日办”已成过去,带薪休假呼之欲出

“假日办”存在的14年,既是中国旅游事业发展迅速的时期,也是“假日办”本身陷入越来越大争议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