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毛泽东时代女性择偶也重物质:穷村娶不起媳妇


来源:凤凰网历史

女儿家只有两个。”“村里女孩子怎么这么少?”我问。“都嫁出去了,村子穷,没办法……”武文生说完这几句便不再作声。

核心提示:村里像我这样的大后生有八九十个,这还不算打了一辈子光棍的老汉们,而同年龄的女儿家只有两个。”“村里女孩子怎么这么少?”我问。“都嫁出去了,村子穷,没办法……”武文生说完这几句便不再作声。

毛泽东时代农村婚礼资料图

本文摘自《康庄往事——一位北京知青的记忆》,作者:赵杰兵,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一位45岁左右的瘦瘦的汉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我叫武文应,是康庄大队的支部书记,欢迎你们到康庄插队落户。”他一边自我介绍,一边与我们一一握手。接着便张罗着将我们的行李装车。一挂大车赶了过来,车倌叫武文生,小小的个子,穿着一件“光板”老羊皮大衣,原本应该是白色的皮面已变得又黑又脏,有的部位磨得锃亮。他忙着帮我们搬行李、装车。我注意到他的那双手,大大的、黑黑的,和他的小个子不成比例,给我的印象如鹰爪、如铁钩。我有意识地和他握了握手,感到就像握在了锉刀上。

随着武文生一声清脆的鞭子声,满载我们行李的马车上路了。我们踏上了通往康庄的路。我们未来的命运将和这个村子联系在一起。

康庄村位于山阴县东北部的边缘。往东,是应县,往北,是怀仁县。历史上“走西口”中唱的“一过黄花梁,两眼泪汪汪”的黄花梁,就横亘在村北八九里处。我是极少数几个将自行车带下乡的知青。我推着车子,跟在马车旁一路走一路向武文应和武文生询问有关康庄的情况。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搜肠刮肚地回忆当时谈话的细节,但已非常模糊,只有两个印象清晰。

一是武文应很气愤地说:你们不要听有的人给康庄‘把灰’(方言:说坏话),他那是别有用心地说‘灰话’。康庄地板子宽,条件不错,这些年粮食打得少,主要是缺劳力。他们说康庄不打粮食,是‘米皮’糠的糠庄。你们可千万不要相信。”他这个话,是针对在县里征求知青们的意见知道我们5人愿去康庄后,一个当地好心人劝我们说“你们千万别去康庄,那地方不打粮食,是‘米皮’庄”。当时碰巧让武文应听到。但一路上,我们大体上还是粗略地了解了康庄的情况,一千一百多口人,六七千亩地,分八个生产队,多数队能自给,个别队还要吃国家供应的返销粮,说自给也只是说一口人能分三百几十斤粮,吃返销粮的,国家只给补助到每人260斤。工分值好的队出一个工能分三四毛钱,差的只有一毛多……我暗暗盘算着这些数字,感到“康庄”这么好的名字居然穷困如此!

再一个深印象是一路上少言寡语的车倌武文生。当我问到他家里都有什么人,有几个孩子时,他伸出了一个手指,尴尬地笑了:我现在是光棍一条。村里像我这样的大后生有八九十个,这还不算打了一辈子光棍的老汉们,而同年龄的女儿家只有两个。”“村里女孩子怎么这么少?”我问。“都嫁出去了,村子穷,没办法……”武文生说完这几句便不再作声。

20里的乡村土路很快就走完了。过了黄巍村,武文应指着远处依稀可见的一个村子说:那就是咱们康庄村!”越走越近了,寒风中模糊的村庄越来越清晰了。到村口了,最先迎出来的是几位担任村干部的中年、青年汉子,武文应介绍他们和我们认识。路两侧先是排着队、挥舞着小纸旗的小学生们。队前有一条写着“欢迎北京知识青年到康庄插队落户”内容的标语。他们在老师带领下,喊着“文化大革命”中那些常见的口号。再往后就是乡亲们——男女老少足有几百人,估计能动的都来了。他们好奇地注视着我们这5个北京来的知识青年。

我们从村西南角的村口,向东横穿了几乎整个村子,到了村东头的一户人家门口停了下来。“这是马文忠家,晌午饭就在他家吃。”武文应指着我们刚刚认识的大队革委会主任兼民兵连长说。马文忠也热情地招呼着我们进屋、上炕、喝水……小小的一间屋子顿时热气腾腾。我端起一碗水,喝下了康庄的第一口水,淡淡的略带点咸味。武文应看出了我的感觉,说道:这是专门为你们担的甜水井里的水。全村只有村东一口甜水井,其他井里的水更咸。趁热再喝口。”

很快,饭端上来了,那是一瓦盆(这种呈红色的底小、口大、倒锥形的瓦盆,我印象中只有在雁北见过)炸得焦黄的糕,菜是每人一碗炖羊肉,还有一瓦盆凉拌的土豆丝、胡萝卜丝,再有一小盆渍酸菜(洋白菜和胡萝卜)。武文应和马文忠热情地招呼我们吃,并告诉我们,炸油糕是用黄米面蒸熟后,里面包上豆馅儿等,再用胡麻油炸过,是当地人过年、娶媳妇、盖房上梁等重要日子或招待贵客才吃的。你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从北京来到康庄插队落户,今后就是一家人了……

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吃雁北的油糕,也是第一次知道了还有一种叫做“黍子”的农作物。这种比谷子颗粒略大,脱去糠皮后被称作黄米的粮食作物,在后来我们的插队生活的伙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尽管第一顿饭我们吃得并不觉得可口,胡麻油特有的香味我们开始还不习惯,羊肉虽说不像北京的羊肉那样膻可还是有点膻,但我们还是被大队干部的热情招待所感动。

吃饭时,有一些人出出进进,来的基本是村里的干部。他们和我们不停地打招呼、问好。我直到今天仍能记得的是一个年轻人,一进屋就表现得格外热情,他扬起手眉飞色舞的第一句问候是:“一路辛苦了!”然后就“圪就”(方言:蹲着)上炕和我们一见如故地聊了起来。他叫郭凡,时任大队会计。矮矮的个子,腿有点罗圈,比我们略大几岁,也就是小学毕业的文化。以这个年龄能成为经管康庄大队财权的会计,是很不容易的。

[责任编辑:蔡信]

标签:毛泽东时代 女性 知青 插队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