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抗战十大谣言:飞虎队神话和“空军之母”宋美龄


来源:观察者网

1942年7月3日,陈纳德根据美国陆军部和蒋介石的命令,解散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组建隶属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第23大队。面对无兵可用的窘境,宋美龄这才设法与陈纳德联络,耗费十余倍于中国飞行员的薪水聘请美国飞行员,同时花重金保障其生活。

高价购机仅是储蓄生息失策的一方面,更严重的则是因为缺少外购渠道,国民政府只能有什么买什么,结果购回许多性能不佳的废物。1937年5月,孔祥熙赴欧采购战机时,法国就以“欧洲形势紧张”为由拒绝售华相对先进的MS.406战机,而只同意出售性能不佳的D.510,且数量也有所减少;随后国民政府只得购买一批美制贝兰卡28/90B邮政机改为战机使用,结果效果不佳,根本无法作战。

且不论宋美龄是否从抗战前的“节约生息”中获取私利,仅从效果看,当初节约经费打算“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想法基本落空。加上采购飞机运送、组装、试飞、换装需要不少时间,导致战争初期中国空军被迫使用许多更加老旧的战机升空作战,并过早地在残酷的消耗战中将本来就不多的战机和飞行员损失殆尽。

面对无兵可用的窘境,宋美龄这才设法与陈纳德联络,耗费十余倍于中国飞行员的薪水聘请美国飞行员,同时花重金保障其生活。以高价(陈纳德部的第一批100架霍克-81战机单价45000美元)采购战机供其使用。在1941年,如此组建飞虎队实属国民政府走投无路后的无奈之举。飞虎队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却无法掩饰国民政府在建设中国空军问题上的短视与一厢情愿。

国民党自1920年孙中山时期就提出了“航空救国”的宏图大志,然而直到抗战爆发,中国的空中力量仍然悲剧性地要依靠高薪聘请外国雇佣兵才能保持存在感,这其中的教训,显然不止“多买飞机”这么简单。

[责任编辑:吴雨洪]

标签:飞虎队 1941年 飞行员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