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网言众议:“潘石屹哈佛捐款”打翻了国人的醋坛子?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的地产富豪在中国赚了钱,却与哈佛大学签订助学协议?潘石屹夫妇此举仿佛一下子打翻了国人的醋坛子。

原标题:网言众议:“潘石屹哈佛捐款”打翻了国人的醋坛子?

 新闻背景:

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了金额为1500万美元(约9300万人民币)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一事引发网络热议。不少人提出疑问,国内致富的地产商为何助学国外而不选择中国高校。该企业CEO张欣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助学是希望更多中国优秀贫困生能接受世界一流大学教育。7月23日,潘石屹也在其认证微博上回应,这次助学金只帮助在这些学校的中国贫困家庭学生。(7月24日《新京报》)

资料图片(图片来源:詹敏/东方IC)

资料图片(图片来源:詹敏/东方IC)

【观点一】质疑声中裹挟着道德暴力

中国经济网网友 龙敏飞

中国的地产富豪在中国赚了钱,却与哈佛大学签订助学协议?潘石屹夫妇此举仿佛一下子打翻了国人的醋坛子。

事实上,每有大灾难来临时,类似的镜头就更多了。譬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大灾难面前,大家就会去比较,名人们谁捐款多谁捐款少,对捐款多的大加赞扬,对捐款少的则严厉批评。这似乎成为一种常态,不断地循环往复着……

然而,这样的现状真的正常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捐赠不是救济,既可以雪中送炭,也可以锦上添花。对于捐赠人的捐赠行为,社会应该少一些道德的暴力与裹挟,捐多捐少、捐给谁等现实问题,都是捐赠人的权利,他人不宜说三道四。就此来说,尊重潘石屹们的个体选择,才是对捐赠行为的一种尊重。事实上,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助中国防艾滋病、防肺结核等,动辄就是上亿元人民币,怎么没见美国人的质疑呢?

毕竟,道德裹挟下的捐赠行为,不仅是一种道德暴力,更是没有赢家的博弈,对整个社会而言,更是一种伤害。

【观点二】潘石屹哈佛捐款VS陈光标美国慈善

中国经济网网友 白峰

刚有陈光标在美国纽约搞慈善,现在又有潘石屹给哈佛捐款。有人说,潘石屹捐款你们不骂,为什么陈光标慈善你们就骂了?

其实,拿潘石屹哈佛捐款与陈光标纽约慈善进行一番对照,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质疑“陈光标式慈善”,不是质疑捐款本身,而是质疑其慈善的初衷。陈光标美国慈善是为了把自己慈善的名声打得响亮响亮的,好让自己获得“慈善大使”的身份。因此,其慈善的出发点就有了问题。

但潘石屹就不一样了。潘石屹哈佛捐款捐给的是中国学生,而且是希望更多中国优秀贫困生能够接受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可见,这钱并非“肥水流了外人田”,很多质疑其实根本没搞清楚状况。

【观点三】潘石屹舍近取远,国内高校应当反思

中国经济网网友 张立美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很多世界著名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就是校友的捐款,但在中国,却很少有校友主动给母校捐赠巨额善款,即便有一些,也多是在校庆时被动地捐,而且数额普遍不是很高。究其根源,恐怕在于一些国内高校没有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办学,失去了大学精神,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让企业家对给其捐款不放心,担心善款流进高校领导的私人口袋。看看近年来国内高校被曝出的腐败现象就可以知其一二了。另外,对于一些中国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觉得大学的几年教育对自己的成长帮助并不大,以至于对母校并没有深厚的感情,相反可能倒怀有一些不满情绪。

由此可见,与其批评潘石屹给哈佛捐款而不给国内高校捐款,甚至逼迫潘石屹给国内高校捐款,倒不如反思一下国内高校大学精神滑落的现状。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友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mail.ce.cn(#改为@)。

标签:捐款 捐给 善款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