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仅你消失的一面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来源:成都商报

其中,万年场因为聚集了420厂、无缝钢管厂、四川棉纺织一厂等大型国有企业,而成为成都著名的工业区。老成都人形容那时的万年场一带有“三多”———气多,人多,烟囱多。气,是指从热电厂接出来输送到各个工厂去的蒸气。那些蒸气管有的就在街沿边通过,虽然管子外都包了厚厚的保暖层,但阀门或接口处总能看得到“哧哧哧”直往外冒的白气,尤其是从窨井里面冒出的热气。人多,是说片区内生活的职工多、家属多。420厂、无缝钢管厂都是上万人的大厂。420厂在鼎盛时期曾拥有3万工人,10万家属。烟囱也曾是万年场一景,那个年代没有今天这

原标题:仅你消失的一面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年轮坐标:一环、二环

对应年代:工业化年代

生活特色:大厂生活

1958年,420厂正式动工时,万年场一带还是一片荒郊野岭,周围全是农民菜地。此后30年间,随着成都工业的高速发展,万年场越来越繁荣。在十字路口两侧有成都配件厂和420厂;与它们紧邻的还有无缝钢管厂、四川棉纺织一厂等等,都是大型企业。

至今,在成都的一环、二环,仍留存着很多当年的老厂宿舍大院。与420一样,它们大多有着一个抽象的数字番号:77、106、107、69、82、94……这些番号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不过是一些意义不明的陌生数字,但很多“老成都”都知道,“某某信箱”背后,代表的是曾经辉煌的工业工厂集群,和一群人对于工厂生活的集体记忆。

东郊“信箱厂”

成都东郊的工厂是前苏联援建我国156个大型工业、国防项目中的一部分,主要是电子工业工厂集群,隶属于当时国务院四机部(第四机械工业部,即电子工业部)。按照当时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要把原来生产军品为主的军工企业,内迁西南。于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一排排红砖厂房在成都东郊平地而起,一般统称东郊国防厂。

由于涉及军品制造,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工厂的厂名都是高度保密的,它们有的工厂出于保密或其他原因有三个厂名,更多的就干脆以“某某信箱”来代替,对外只能称其信箱号,即使住在离厂不远的市民,也并不知道这些保密单位的名称,同样代之以几号信箱来称呼,所以东郊国防厂有时又被称作“信箱厂”。

当时联结东郊与城区的两座大桥也分别以“一号桥”、“二号桥”这样的番号命名。更有甚者,在这两座桥头边上,还竖立着用中英文写的“外国人禁止入内”醒目字样的木质警示牌子,东郊的神秘极大地激发了那个时候成都人的想象力,也曾是让东郊人骄傲的保密意识。

番号后的秘密

77信箱:对外又称新都机械厂,420厂,即今天的成发集团。始建于1958年,厂区在今天的万年场、双桥路一带。与420厂同步建立的还有位于西郊黄田坝的132厂(对外称成都峨眉机械厂,即今天的成飞集团),420厂造飞机发动机,132厂造飞机,两个厂是配对的。该厂曾生产过涡喷6发动机,是早期我国空军主力战机的心脏,也是著名战机歼6的动力核心。

82信箱:对外又称宏明无线电器材厂,715厂,生产电阻电容元件。1953年开始筹建,1958年6月8日,与国营新兴仪器厂(69信箱,代号719厂)共同举行开工典礼。主厂区在今天成华区SM广场一带,产出的产品曾出现在当时的中国第一代中程地地战略导弹“东风3号”等军备上。

106信箱:对外又称红光电子管厂,773厂。1958年建厂,主要生产示波管、显像管。厂址在东二环沙河之滨,即今天的东郊记忆。

107信箱:对外又称锦江电机厂,784厂。1958年建成,生产雷达整机。厂址位于建设北路三段,曾生产了我国第一部测高雷达--B43测高雷达,曾大量装备部队,在击落美制U-2、P2-v侦察机的战斗中屡建奇功。

69信箱:对外又称新兴仪器厂,719厂。现在的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前身。1953年立项筹建,1958年建成投产。厂址位于成华区建设北路一带。主要生产航空通信设备,曾先后承担了航空无线电机载设备的研制生产,为地空导弹红旗2号配套生产弹上无线电控制仪、无线电引信和无线电测试仪等。

万年场的“三多”,一环路的“工人阶级”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大厂生活是成都从一个以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向现代工业化城市迈进的标志。

1956年,国家正式确定成都的工业发展方向,是以电子、仪表、机械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仅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在成都这座古老城市投资兴建的大型工业企业就达10多个,其中以纺织、仪器仪表、电子和机床最为突出,如1958年开始陆续建设起来的红光电子管厂、国光电子管厂、前锋无线电仪器厂、成都电机厂、成都量具刃具厂、四川第一棉纺织印染厂等。根据规划,大中型企业主要集中于当时的城东、城北及城东南近郊。于是,成都从原来郊区的火车站,经八里庄、跳蹬河到牛市口,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到处是工厂毗连,烟囱林立。而在建设路、厂北路一带,则集中了绝大部分全市大中型的电子工业企业,也因此,当时的城东北一带有“电子城”之称。城南也有一些电子工业企业分布,比如我国最早建立的制造电子技术专用设备的南光机械厂就在城东南。

其中,万年场因为聚集了420厂、无缝钢管厂、四川棉纺织一厂等大型国有企业,而成为成都著名的工业区。老成都人形容那时的万年场一带有“三多”———气多,人多,烟囱多。气,是指从热电厂接出来输送到各个工厂去的蒸气。那些蒸气管有的就在街沿边通过,虽然管子外都包了厚厚的保暖层,但阀门或接口处总能看得到“哧哧哧”直往外冒的白气,尤其是从窨井里面冒出的热气。人多,是说片区内生活的职工多、家属多。420厂、无缝钢管厂都是上万人的大厂。420厂在鼎盛时期曾拥有3万工人,10万家属。烟囱也曾是万年场一景,那个年代没有今天这样强烈的环保意识,烟囱成为工厂兴旺,工业繁荣的标志。

1978年至1992年,在《成都市地方志》的记载中,是成都工业的又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成华区、锦江区两区近40平方公里的规划建成区域内,工业用地就达14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169家,从业人员达15.3万人。

1986年,成都市一环路完成改扩建工程。同年,二环路东半环(火车北站到牛市口)同步通车。至1993年底,二环路全线建成通车,被称为我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市政工程。一环、二环的建成通车,恰逢成都工业高速发展时期。为此,当时特意在水碾河十字路口竖起了一座名为“建设者”的雕像,雕像主题展现的是钢铁工人和纺织女工的劳动场景,成都老百姓习惯称其为“工人阶级雕像”,两名工人脚下的圆环则象征着当年刚刚建成通车的一环路。成都的工业发展在这段时间达到鼎盛状态,也在这个城市的年轮上镌刻下了重重的一笔。

每一个“信箱”,就是一个小社会

沈建光至今仍记得,每个工作日早上8点,宿舍区的广播里就会响起音乐,而在宿舍区正对着工厂1号门的必经之路———双桥路上,早已是水泄不通。

在这个420厂老工人的回忆里,当时工厂的宿舍区,东到二环路,西到一环路成都饭店,南至蜀都大道东风路,北到双桥路,是一块非常大的区域。每到上班时间,你能听到自行车铃铛声和鼎沸的人声交织在一起,浩浩荡荡地向厂门流去。下班时间,音乐再度响起,人流又从各个厂门倾泻出来,奔向宿舍区。

“那真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不过一切又井然有序。进入宿舍区,就感觉回到家了。”沈建光指着双桥社区内的一排法国梧桐说,这些树,40年前都还是小苗。他又指向背后的小高茶铺,“这一排以前曾是宿舍区的大澡堂,冬天里面热气腾腾,夏天冲凉洗澡也很方便,洗一次澡,就拿一张洗澡的票,只要几分钱。”

大院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并不只一件,1978年进厂工作的侯阿姨回忆,那个时候很多人吃饭都在工厂食堂,几分钱一个菜,看病也不怎么花钱,就在职工医院拿药。到了夏天,工厂还有一个冷饮加工厂,加工汽水和冰棍发给职工。很多职工就用棉絮包住保温桶,把冰棍提回家给家里的小孩。这在当时,是外面孩子不可能享受到的美味。

侯阿姨今年61岁,1958年,随父母从沈阳到成都。是420厂的厂二代。用她的话讲,她“在420厂长大,在420厂生存。”———小时候在厂幼儿园,小学在厂子弟校小学,后来又进了厂子弟校中学,然后作为厂子弟直接进厂,从动力车间打杂干起。

作为一个文艺积极分子,厂里的文体生活让候阿姨印象深刻。每年12月31日晚,是一年一度的火炬接力赛,参赛选手举着火把从厂一号门开始跑,经过水碾河、四川《工人日报》社、工厂俱乐部,然后回到二号门来,一整圈就是五千米。刚刚开始举行这个火炬接力赛的时候,沿途全是围观的人,交警要帮着维持秩序。沿途还设计了加火的地方,选手跑着跑着火灭了,就要在这些加火的地方把火续上。

除了火炬接力赛,坝坝电影也深受职工和职工家属的欢迎。当时,420厂在水碾河和双桥子的宿舍区还没有连成一片,每个礼拜天,厂里都会在宿舍区播放电影,一个地方一次,即使下雨也照放不误。为了看一场两个小时的电影,要提前四个小时占位置,居住在宿舍区附近的市民也会提着板凳前去观看。

因为当时保密的需要,这片庞大的420厂家属区对外被称为77信箱,而在如今的成都一、二环一带,曾经分布着许多像这样以“某某信箱”命名的生活区。曾经,工作、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在这里都一应俱全,曾经,每一个信箱,就是一个自成一统的小社会。

静止的时光,白了的头发

时间又过去了二十年。随着城市的发展,经过几轮的拆建重修,如今,曾经的420厂第一幼儿园和保育科已变成了双桥路上的老邻居超市,位于宿舍区的厂职工医院也换了牌子和大门,就是今天的新华医院。当年的子弟校原址上,也成了双林小学。只有那些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6、7层楼高的安居住宅楼还依然横亘在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在日新月异的城市中,这一片清一色的水泥灰,显得静默又低调,仿佛时光在这里都静止了。而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大多已花白了头发。

双桥路南三街是整个宿舍区最为靠东的一条横街。起名为街,但其实更像一条小巷。街道两旁都是风格一致的7层高住宅楼,为了控制机动车辆的随意进入,在街口处还新设了岗亭,这条街,也因此成了小区里的主干道。入口处,有一个略显破烂的自行车修理摊,再往里走,靠街面的一楼住户几乎都改造成了各式各样的小店,卖水果的,卖蔬菜的,鲜肉店,发廊,家电维修部,卤菜摊,按摩店,此外,还有各类小餐馆和茶铺。

快到中午时分,很多花白头发的人提着袋子下楼买菜,你很容易听见他们彼此寒暄,因为住在这里的人,九成以上都是三四十年的老街坊老同事———熟得不能再熟了。

沈建光是路口九十六幢的老住户,今年年初,按照女儿的主意,才从住了快18年的房子里搬出迁到南边居住。而在入住九十六幢之前,他其实早就已在这里生活,最开始是51栋,后来又搬到58栋,而他也从一个未经世事的毛小子变成了年过七旬的老人。1960年,沈建光从上海航校毕业,分配到420厂,和他同来的,还有37个同学。和大多数老邻居一样,77信箱里有他的青春、爱情、生活和事业。

“我专门过来理发。”沈建光说,这里的生活挺方便,蔬菜和水果的价格,都比外面便宜。茶铺的价格也实惠,“手搓麻将,坐一下午,才4块钱,服务也好。”

和很多老邻居一样,沈建光习惯用“外面”这个词来形容小区以外的世界。

成都商报记者 王游之 摄影记者 王红强

标签:成都 成都人 成都市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