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人为石狂:“我一直都觉得,人宁可死在旅途上也不可死在病床上”


来源:新快报

玩石头不一定要读过很多书,要讲究悟性,玩石头的人各种身份都有。有些有钱人还没有入行,没有悟道,经常会花大钱去买石头,但可能买到的不一定是精品。”

原标题:人为石狂:“我一直都觉得,人宁可死在旅途上也不可死在病床上”

日期:[2014-07-07] 版次:[A15] 版名:[发现广州] 字体:【大中小】

●黄玉明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戈壁滩上捡石头,有时候开一辆车,有时开三辆车,单车进戈壁滩是很危险的,如果汽车出故障,就没有救援的车辆。黄玉明说,已经记不得汽车有多少次陷到沙子里了。“队友在数年间,推、挖车的次数全国少有,很可能名列前茅。”

●欣赏和收藏奇石要讲究石头的“质、纹、色、形、韵”,图为一块长得像“手掌”的戈壁石,黄玉明给它起名为《如来神掌》。

●欣赏和收藏奇石要讲究石头的“质、纹、色、形、韵”,图为一块长得像“手掌”的戈壁石,黄玉明给它起名为《如来神掌》。

玩石头不一定要读过很多书,要讲究悟性,玩石头的人各种身份都有。有些有钱人还没有入行,没有悟道,经常会花大钱去买石头,但可能买到的不一定是精品。”

——广东收藏家协会奇石专业委员会主任 梁海

“大漠远孤烟,长风意独行。狂歌无仗剑,萧萧少人伴。”在黄玉明的博客简介上,记者看到这首雄浑苍凉的五言古诗。黄玉明在其博客中发表了近三十年来行走新疆戈壁探险,在戈壁滩上捡到的众多奇石图片。

石头让人寄情山水

第一次见黄玉明,是在沙太南路的中国南方书画院,他低调内敛的风格,很难让人与豪迈的诗风联系起来。黄玉明如今是中国南方书画院的常务理事,他是一个书法家,更是一个奇石狂热爱好者,新疆哈密的大南湖,不知留下了多少他的足迹。

走进黄玉明的办公室,九个装着上千公斤奇石的箱子,就摆放在旁边,里面装满了他三十年来在戈壁滩上捡来的奇石,有戈壁石、风凌石、玛瑙石,也有硅化木、红碧石、水晶石……它们大多都来自新疆哈密大南湖,是黄玉明自己一块一块从戈壁滩上捡来的。现在黄玉明每天除了正常工作,就是挑选一下自己的石头,并在一些可雕塑的石头上加加工,让石头变得更有主题性。

生于1958年的黄玉明是甘肃玉门人,与石头结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他在玉门油田当分析师和绘图师,每天出去工作时,他都会捡一些石头,那时候他才二十多岁,“每次出去都会看到很多漂亮的石头,偶尔就捡上几块,捡着捡着就慢慢喜欢上石头了”,黄玉明向记者说着爱上石头的缘由。

黄玉明对大自然的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自古以来文人都有一种寄情于山水之间的传统,“如果把这块石头搬到这里来,就如把山水放到了自己的面前。把一座山一片风景搬到了家里,每天对着一座山,很能激发自己的想象。”

黄玉明从来没有卖过一块石头,这些石头也从来没有进入市场流通,但这是他近三十年来的心血,说是用生命换来的石头,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对石头的狂热,从2000年开始后的近十年间,黄玉明每隔十天半月都要和朋友进一次戈壁滩捡石头,每一次都走一两百公里。“一般一个星期就出去一趟,短的是一天,时间长的有四五天或七八天。”

戈壁滩上冒险捡石头

新疆的狂风,有时能把火车吹翻,戈壁滩的恶劣环境,让黄玉明和队友进去捡石头时,不得不做足各方面的准备。水,在戈壁滩上意味着生命,他们每次进戈壁滩都要带上很多水。如果去一天就要带上一大桶水,如果去三四天就得背上三四桶。“在戈壁滩,地表温度都在70℃左右,水都是用来喝的,不可能用来洗脸刷牙,洗脸刷牙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黄玉明对记者回忆。

在戈壁滩上,汽车出事故也是家常便饭。有一次,黄玉明和队友临时决定去捡石头,当时下午3点多,由于走得匆忙,他们没有带什么吃的东西。“我只带了四个饼子,四个人坐一辆车,结果车子陷到沙子里了,四个人挖了很久也没挖出来。四个人饿得一塌糊涂,吃完了饼子还很饿,最后把车子挖出来时天已经黑了。”黄玉明说,他们出来后迅速到附近的小店买了水和饼干充饥。他和队友开玩笑说,在沙漠里挖车子的次数,可能是全国少有。

尽管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捡石头,可并非每一块喜欢的石头都能如愿带回去。有一次,黄玉明到一个叫马蹄山的地方找风凌石,那里分布着很多风凌石,但由于马蹄山的前面有一片沙漠,第一次他们没进去,第二次想绕过沙漠进去,但没成功。第三次颇费了一番努力才绕过沙漠到达马蹄山。

进山之后的黄玉明,看到满山的石头非常兴奋,“我就捡了一块怀抱大的风凌石,从山上搬下来时,一看汽车空间不够,考虑到汽车还要搭载四个人和其他物资,就很遗憾地放弃了这块心爱的石头。”每次捡石,带不走石头都是常有事。

黄玉明曾在《捡石笔记》中写道:“脚下的石头无以计数,只有这时能感到两眼不太够用,‘放眼世界’用在此刻意味着丢弃足下利益,只有‘鼠目寸光’可得漏网之鱼,最叫人难为情的是手中的石头拿着不满,丢之可惜,常会做出一步三回头的依恋状态。”

在他看来,每一块石头都来之不易,“你捡了上百块,从你脚下路过了上千块石头,可能没有一块让你看上眼的。”戈壁滩遍地都是石头,但不是每一块石头都是你想要的。

为石头著书立说

20多年来,黄玉明一块块地把石头捡回来,捡到家里没有地方摆放了,只好把石头放到地下室。不捡石头时,黄玉明会搬个小凳子到地下室去,挑拣石头,一箱箱打开看看。“我也记不清这些石头是从哪里捡的,何年何月,来自何地。这些石头对有的人来说可能什么都不是,但是对我来说,每一块都是自己从戈壁滩上捡来的,我的情感已经注入到石头里去了,那种感觉一般人体会不到”,黄玉明对记者说这话时,对石头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黄玉明的行为也遭遇家人的不解,他的家人曾对他说:“你捡这一堆破石头,又占地方,能干啥呢?”他只能说:“我的世界你们不懂”。有一次,黄玉明搬家,他借了一辆脚踏三轮车,一个人一箱一箱地搬了一个星期,才把所有的石头搬到新住的地方。

“近十年间已难记有多少次足行此地(哈密南湖),但变幻不断的地质地貌,还是‘针灸’着兴奋的神经,石为地所生,人为石所狂,石为地之灵,人为天之魂,人石皆天地之灵物,以此世间不乏石迷、石痴、石狂。固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也就有了拟人化的遐想空间。”黄玉明在另一篇《捡石笔记》里,写到自己对石头的痴迷、痴狂。

“在捡石头面前,我已经把危险不当危险了。断粮、断水、车坏了,这些危险都是我捡石头的小插曲。”当记者问“是否惧怕危险”时,黄玉明如此回答:“我一直都觉得,人宁可死在旅途上,也不可死在病床上。如果在旅途上,既然能走在那一步,那就在那一步吧,没有什么可怕的。”

黄玉明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自己所有的石头都整理出来,写一本有关石头地理分布的书籍,据他透露,如今已经写了4万字,只要有精力,他会继续写下去。犹如他另一个博客签名所言,“自信唯剩三寸墨,风骨不舍铁石心。”

标签:书法家 文人 奇石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