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六个问题


来源:南方日报

本人就有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六个问题作了些思考,愿将思考的结果抛出来与大家探讨。

原标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六个问题

●刘国华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我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正在积极参加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所说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范围广、领域宽、数量大,与群众关系更直接、更紧密,涉及的矛盾和问题具体复杂,群众期望值高,任务更加艰巨。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巩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取得实效、取信于民,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人就有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六个问题作了些思考,愿将思考的结果抛出来与大家探讨。

一、中国共产党靠什么起家?靠什么发展进步?

一个人有一个人立业的缘由,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形成的发源,一个党派有一个党派起家的资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靠群众工作起家的党。

所谓群众,指的就是人民大众。翻开《中国共产党章程》,就可以知道我党是一个把服务群众作为自己宗旨的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把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宗旨、在扎实的群众工作中获得群众支持并不断发展进步的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列宁领导的城市暴动为主的苏联革命模式,不可能在中国复制,因为国情不同--当时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农村而不在城市,因此“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就成了中国革命虽不是首选、但却是必选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为了做好扎实的群众工作,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以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中国共产党以“湖南农民运动不是糟得很、而是好得很”的宣传鼓动,以“为什么农民没有谷、为什么瓦匠没有屋、为什么卖花姑娘没花戴、为什么裁缝穿不上新衣服”的启发引导,成功地教育、影响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了解革命、同情革命、支持革命、投身革命,共同跟着中国共产党走。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为什么会得到群众拥护?

习近平同志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回过头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高度重视抓作风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党精神面貌和作风状况焕然一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高度重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集中体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顺应民心地施行了一系列产生至深至远影响的改革,通过改革体现了群众路线,通过改革顺应了群众意愿,通过改革维护和增加了群众利益,通过改革保持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

我的朋友田炳信,在他所著的《邓小平最后一次南巡》一书中,有这么一段精彩的细节描写: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后,全国各地党委、政府纷纷组团来广东(珠三角)参观学习。某日,某外地一名高官率团在顺德参观。临走前,这位高官仍然疑虑重重地问当地一位农民:“你说是社会主义好呢,还是资本主义好?”这位广东农民指着身后现代化的厂房和气派的农民别墅,十分直率地用广式普通话回答:“你说这是社会主义,我就说社会主义好;你说这是资本主义,我就说资本主义好!”这位高官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背着手走了。答话的农民在他身后吐了一口唾沫,轻轻地说了一句广东话:“口水多过茶。”

这个细节,我看也可以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之所以得到群众拥护的一个注脚。

三、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会不会一成不变?

习近平同志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我们多次讲,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得出的结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个中原因纷繁复杂,但最根本原因,还在于曾经先进的苏联共产党、曾经拥有执政地位的苏联共产党最终未能继续有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未能维护和增加人民的利益、未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心。本人曾于数年前在《清远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苏联人民的双重饥饿与中国人民的双重温饱》,主要就是拿实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共产党与同时期日渐式微的苏联共产党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上作一个科学的对比、合理的分析。当时的苏联执政党--苏共在意识形态上不设防、在经济工作上无建树,造成老百姓在意识形态领域一片混乱,在物质生活上水平直线下降。这时的苏联共产党先进性荡然无存,执政地位自然也就保不住了。

四、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争议?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

与太平天国有关的史料可谓汗牛充栋,但专家研究发现,很多比太平天国史料少得多的历史事件都有定论,而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反倒存在很多争议。

一般认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勇敢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

但也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并无革命精神值得讴歌,它充其量就是一场“民变”。更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以破坏性及毁灭性论,太平天国运动,仅亚于日本侵略中国。

1862年,当马克思知道了太平天国推行的各种暴政之后,说:“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和腐朽对立。”

笔者不是历史学家,不敢对太平天国运动妄下定论。然而,笔者发现,引发太平天国运动争议的中心话题,竟是太平天国运动脱离群众,没有体现、维护和增加群众利益,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失。

标签:群众路线 党组织 先进性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